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权威的图腾崇拜,它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历经几千年逐步发展成熟的。
那么问题来了:
1
龙的起源比较复杂,主要有哪几种动物?
从今天龙的形象,我们其实很难想象龙最初的样子。龙究竟起源于什么实际上是不确知的,它有多种说法。古籍上记载龙有九似,就是像九种动物,但是这并不是它的起源。龙的起源非常复杂,它应该起源于一个具象的动物,后来逐渐演化成一个抽象的神。
战国白玉螭龙带钩
观复博物馆藏
有一种说法是龙起源于鳄鱼,龙最初的形象具备了鳄鱼的一些特征,比如长吻,就是嘴比较长,还有四爪,就是带有肌肉的前肢后肢,以及很长的尾巴。第二种说法认为龙起源于马,我们看到红山文化的龙,龙头这一块(包括它的长鬃)非常像奔腾的马,有一个词就叫“龙马精神”。第三种说法认为龙起源于蜥蜴,从外形上讲蜥蜴也比较接近龙,它有四肢、长尾巴,身子比较修长。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蛇,因为我们后面看到的龙大部分是长身子、条形的,所以很多人也认为龙起源于蛇。
2
第一个在史籍中出现的“真龙天子”是哪位皇帝?
电视剧、电影中经常提到,皇帝是“真龙天子”,这种说法比较久远了,史籍上有多处记载。把最高统治者皇帝视为“真龙天子”,一定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我们创造了一个神的形象,中华民族对神是有敬仰之心的,所以把皇帝称为“真龙天子”。第一个在史籍中出现的“真龙天子”是汉高祖刘邦。据记载,刘邦母亲有一次梦见自己在一个大泽中与神交会,她身上有一条龙,然后就生下了刘邦。所以刘邦称自己是真龙天子,意思就是他是奉上天之命降到人间来管理人民的,所以百姓就逐渐把皇权跟龙结合起来,对皇权越发尊重。以后的各个朝代,皇帝跟龙的关系也就越来越近。
唐代铜鎏金行龙
观复博物馆藏
史书上记载,刘邦是“隆准而龙颜,美须髯”。“隆准”是说他的鼻子高,“龙颜”说的是眉骨高,“美须髯”,古人用词非常严谨,上唇和下颚这个位置的胡子叫须,两侧的胡子叫髯。整句话就是说他高鼻梁、突额头、络腮胡子,刘邦的长相就是龙相。从这以后,人们就逐渐把皇上的颜面称为龙颜、身体称为龙体,皇上特别高兴就说是“龙颜大悦”,有点儿不舒服了叫“龙体欠安”,都是一种尊称。
3
“鲤鱼跃龙门”的龙门在今天的哪个地方?
今天老说“望子成龙”,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教育孩子都是首要任务。怎样使孩子变成社会的栋梁之才,让孩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呢?中国人认为,获得成功就是鲤鱼跃龙门。鲤鱼在哪儿跳的龙门呢?是在陕西的韩城。由于那儿的黄河两岸陡峭的山壁形成一种门的形象,所以鲤鱼是可以逆水而上的,鱼有时候要跃出水面,古人就认为那儿是龙门,当黄河的鲤鱼跳过去就会成为龙。
五代越窑青釉锥花龙纹圆盒
观复博物馆藏
为什么把鱼和龙结合在一起呢?是因为龙可以上天入水,在古人的心目中,龙是能力非凡的,可以从水中跃起。鱼也可以从水中跃起,但跃的能力有限,所以“鲤鱼跃龙门”就形成了我们文化中的一个概念,即一旦鲤鱼跃了龙门成了龙以后,这个人的身份就不一样了,也就形成了今天“望子成龙”的概念。
鲤鱼跃龙门的时候,不一定每回都能成功,有时候鱼龙变化的时候,只变了半个身子。李白写过一首诗:“黄河二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就是说二尺大的一条鲤鱼本在黄河这个位置,跳了一下没成功又回来了。这跟我们的生活非常相像。比如考试,每一个人都经历过考试,不是每一次都能考分。生活中有很多失败,跟鲤鱼跃龙门似的,不是一次就能成功,要多次反复,坚韧不拔。这次不成下次再来,千万不要灰心。实际上生活中的很多自然现象都在提示我们要向自然界去学习。
博物馆,社会生态系统中的最高配置。
——马未都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longzx.com/hlsxc/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