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新田镇马田村传统风俗文化做社,你多

发布时间:2017/8/18 8:25:30 

在中国的神州大地广西博白县--客家人从古到今,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风俗文化活动,叫做(做社)。香喷喷的社肉,勾起了我孩时对做社的回忆,因为在80前,人们生活在那个并不富裕的年代,每个星期只能吃上2次猪肉,打心里想,怎么还不做社?做社就能好好的吃上一顿大餐,想着就留口水!今天小编特意参加了做社的队伍,我也来当一次社头!下面跟大家一起分享博白县新田镇马田村做社的祭神经历!

下图:社坛的古树,直径就有3米的大榕树,本地人称为:社坛树或沙哈木(客家话).

在每年的正月.农历十二月,春夏秋冬都会在当地的社坛各举行一次杀大肥猪祭神的活动祈求神灵保佑。每个做社日代表不同的意义,如正月社,当地人称为祈福社简称(春社),春夏秋冬四季各做一次社,(四季平安).八月初三为社坛祭日(是社坛的生日),十二月做社,简称为还福社,感谢社坛神灵在这一年来保佑本设坛辖区内的黎明百姓,安居乐业,风调雨顺,外出经商一本万利。社坛,又称社皇伯公,实即是为土地伯公之神。

上下图为马田村坡底田/下坎坪/吉祥坡/长福田村的社坛古树.

总管一方的山地的大神,社坛一般设在离村不远的大榕树底下.大树受到大家的共同保护。

社前准备工作:杀一头农家健壮的大肥猪,(次猪必须干净,没喂过白喜事的饭菜或掉入过粪坑和喂过狗肉的大猪,为干净,决不能儿戏),备好三杯茶,五杯酒,所谓三茶五酒,冥币香火水果发粫等供品.

在广西博白各地农村多有做社的风俗习惯。所谓的“做社”,即便杀牲置酒祭社,祭土地之神。在这些民间祭祀景象,充满了农村生活的气息,在50年代社日成为村里欢聚的好日子,有的地方甚至还有各种欢乐活动,如社戏、社火、唱木偶等。可社日也不是随便选择某一天的,必须择日而为!

做社所用的木柴也必须干净,不能粘有不干净东西的木柴!切记!(包括一切做社的用具)。

做社:煮社肉(全猪)

每次社日,都会有几个人做社头,在社头的带领下,把杀好的大肥猪,分成几十份,放入牛二窝,倒上山泉水,用柴火把水烧开,焖上几十分钟,再把社肉打捞上来摆放在社台,等待供神。

做社:切社肉

做社的目和心愿是酬谢社神,祈求五谷丰收(秋收季节时做社,还要杀鸡供神,求免家禽六畜瘟疫之意)。

做社:分社肉

供奉社神仪式完成后,“社头”主持人就将煮熟的全猪,按照每村报来的户数进行分割、均分份数。有些地方还将社汤里加入大米,煮成“粥”,按份数平均领取,叫领取社神的“福余”,土地伯公山神受用后的供品平均分发给村民食用,保佑全村男女老少,无灾无病,老少安康,六畜兴旺,风调雨顺。

做社的最后的一个环节:担社肉回到村里的祖屋供奉老祖先,供奉老祖先仪式完成后,担社肉回家.

在我还小时,奶奶把拿回家的社汤,拿到高大的荔枝树和龙眼树前,拿起大刀砍开树皮,把社汤分给大树喝,当时还小,没问这是啥意思?可惜啊?有谁知道吗?

赞赏

长按







































预防白癜风复发最有效的方法
石家庄能够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longzx.com/hlsxc/3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