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直是告诉自己真相,而诚实是告诉别人真相。——斯宾塞·约翰逊
当空气完全静止且凉爽时,我们可以享受星光熠熠的明朗夜晚,从炎炎烈日中获得一丝喘息。但是当空气平静无风却又温暖,或是这样的平静自黎明起持续太久时,它们就会变得尴尬、令人不安。我们已然知晓,这往往预示着风暴即将到来。因此,通常来说,起风是受人欢迎的事。但并非总是如此,也并非所有人都这样认为。
今年,我国多地出现强对流天气,龙卷风、雷暴、冰雹“说来就来”,让人们感到“猝不及防”。就拿我居住的北京来说,今年受到冷涡的影响,强对流天气频频高发,有些天气还造成了洪水等灾害。
强对流天气的成因主要是在大气层形成上层冷、下层暖的一个不稳定层结。由于南方暖湿气流输送和太阳辐射加强的双重影响,使低层容易形成高温、高湿的下暖湿结构。一旦有北方冷空气南下,激发对流发生后,自西北向东南各地就会出现强对流天气。
今年上半年,中国气象局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在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中,对暴雨、干旱、台风、高温、低温、风雹、雪灾、雷电、沙尘暴等9种气象灾害进行风险普查,其中在风雹灾害中涵盖了大风、冰雹和龙卷风。这些工作目前都正在推进中,已经取得了一些试点的成果。
数据反馈,中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的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发生的频率高,所造成的损失占到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特别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更大,造成的影响更重,已经成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
混合天气现象是户外运动的最大自然风险因素。一般而言,混合天气就是类似强对流天气,这种包括雷电、短时强降水、大风等多种天气现象,带来不同灾害和影响。强对流天气发生时,最好的防范就是减少外出,及时躲避,避免暴露在野外。当前,强对流天气预报可以提前数小时到数天,主要是可能性预报。相对精准的预报提前量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而这已接近精准预报预警能力的‘天花板’。因此,对于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预警,需要社会响应力度和效率大幅提高,才能及时应对灾害,减少损失。
问题1:明天我们要去某山徒步。我们去网上搜素一下“天气+X山”可以吗?
不可以。由于大气等混沌系统和物理定律的内在限制,我们无法对特定位置进行精确预测。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到提供此类信息的网站,但它们的预报是基于模型而计算出的,只能用作参考。随机打开三个,并寻找位置“X山”,站点1告诉我整天天气晴朗,站点2预报下午有降水可能,站点3可能会说整天都在下雨。那该怎么办,选择一个适合的?从心理上讲,我们可能倾向于这样做,也因为那可能是我们唯一的休息日。
问题2:我们应该依赖哪些网站?
如果我们讨论中国所有的山区,我们必须首选那些临近城市的山区,因为靠近城市的多数山区都有“省级”或者“市级”区域气象服务。山区的天气通常有特定的部分,一些与之关联紧密的专业工作,例如军事和民航的气象部门,但是这些气象信息并不公开。如果要去远离城市的山区,可能需要参考距离山区最近的城市的中长期天气预报,再根据目的地位置和海拔判断。
问题3:珠峰的登顶天气是怎么预测出来的?
来自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KarlGabl是高海拔登山天气预报的专家。比如他是SimoneMoro冬季攀登高海拔的专用气象专家。“KarlGabl永远不会错,”Moro这样声称。Gabl最初是一名登山向导,在他获得因斯布鲁克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前,他就在海拔米的阿富汗诺沙克峰完成过滑降。他后来成为中央气象和地球动力学研究所(ZAMG)的负责人。
他帮助登山者的主要动机是年他的表弟死于雪崩。Gabl开始为登山者提供专业气象信息。消息传开,许多探险队纷纷请他帮助预测登顶日的天气。像所有气象学家一样,他使用不同模型。夏天,他仔细观察不同模型的预测结果。未来几个小时的预测,或者气象学家所说的‘临近预报’在高山上毫无意义,因为登顶通常需要三天或更长时间。提前一天预测大雪或雷暴,以及飘雪和飘雾等局部影响尤其具有挑战性。Gabl的预测不要任何费用,对他来说,从探险中得到的最好信息是:我们要回家了,而不是我们登顶了。
问题4:我们当天到达山区。预报说下午可能会下雨,早上的天气能保证吗?
让我们永远记住,它们是预测。否则,我们会称其为确定性。夏季不稳定的天气更是如此。重要的是,要不断观察天空,并确定可能恶化的任何先兆迹象。夏季的情况下,这种恶化是相当突然的。强对流天气在很短的时间内从晴朗天气转变为大雨、冰雹,甚至可能是强风,温度和能见度突然下降。如果天气预报告诉我们下午天气可能会变得更糟,但在早上11点我们已经看到典型的积雨云升起的前奏,我们不能依赖预报提供的时间。显然,天气恶化来得早。
问题5:如果我准备花几个小时攀登,预计下午天气会恶化,我是否应该放弃计划?
这时需要经验的判断。放弃在恶劣天气情况下攀登可能失去了一天,但是你可以享受这一天没有在恶劣天气下陷入困境的风险。在那一天我失去了一次机会,回想起来就像是一种过度的谨慎,但在你放弃的10次中,总会有那么一次谨慎救了你的性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longzx.com/hlszz/10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