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培训播撒增收的种子

发布时间:2025/3/4 11:52:50 

  “专家提到的种植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正是我们种植户需要的,让我对今年更好地增收提供了指南。”2月25日,在延边州农业新技术暨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班上,和龙市西城镇农户张学龙听完农科院专家讲解后说。

  张学龙家种植水稻40公顷,为实现持续增收,正在探索发展水稻与鱼蟹养殖相结合的方式生产延边大米。他希望创办自己的大米品牌,进一步提高存量土地收益。这次培训,不仅帮助张学龙解决了种植水稻的误区,还学到了水稻种植管理和增加产量的新技术,对把控提升绿色大米品质有很大帮助。

  “藏粮于地,关键在于农业科技!”据州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负责人金星海介绍,为切实为农业生产提供科技助力,本次培训邀请了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长春市农科院、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的省内知名专家,分别围绕水稻提质增效栽培技术、优质大豆丰产高效栽培技术、黑土地保护技术等内容,为全州农业农村直属单位、各县(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负责人、乡镇综合服务中心业务人员以及各县(市)基层农技人员和水稻种植大户等余人授课。当天的培训旨在让延边州基层农技人员了解省内外最新农业技术研究成果的应用实践,从而促进延边大米提质增效、大豆稳产增产和加强黑土地保护技术应用推广。

  “培训对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促进延边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具有重要意义。”参加培训的敦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刘文华告诉记者,敦化市作为吉林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主要种植大豆、玉米等传统农作物,根据今年部署,计划将大豆种植面积扩增至6.5万公顷。参加培训后,他要将大豆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带回去,并在全市范围内培训推广,把新技术应用到粮食生产实践中,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和龙市头道镇农户朴哲国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他告诉记者,专家教授的黑土地保护技术让他受益匪浅。去年,朴哲国采用农业技术推广的耕地深松、秸秆全量深翻还田等方式对耕地进行改良,不但使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了,土壤透气和透水性也增加了,关键是产量还提高了20%左右。这次培训结束后,他打算根据专家的讲解将玉米和大豆进行合理轮作,进一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升农产品品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这样的培训只是延边州科技兴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延边州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努力提升科技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围绕促进粮食生产绿色高产高质高效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目标,大力开展主要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农业防灾减灾、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等技术服务行动。据统计,延边州每年推广适宜的农业主推技术10余项,开展农技下乡服务余次,建立县级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0个,培育示范主体个,开办农民田间学校9个,全州农作物重点落实优质水稻抗冷综合栽培技术普及率90%以上;优质大豆垄上双行、高密栽培技术普及率85%以上;优质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普及率80%以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longzx.com/hlszz/131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